真的有需要投資在自動化及機器人上嗎?

在人力銳減的這個時代,對於CNC加工產業來說,人力的需求及好的人才日益提高,除此之外,客戶的要求以及成品的水準跟以往對比,已經越來越嚴格。越來越多的工具機製造商推出相關的交鑰匙方案,盡可能的解決人力上的缺口,以及滿足業主的需求。

然而,在前期的投資,並無法因為投資機器人而減少,反而對於許多加工業的管理階層看來,是筆顯著的成本,經過計算,這些自動化的成本可能會佔據30-50% 機台的成本,故會因這些前期太高的成本而佇步不前,然而,當你選擇了正確的物件,並且具有相當的數量,以及你倚賴著高度的人力,則可以考慮發展自動化的解決方案。

機器人的優缺點如以下
  • 優點
  • 具有高度的生產能力,可24小時不間斷的加工
  • 精度高,不因人的誤差而做錯工件
  • 不需負擔額外的勞健保及薪水
  • 長期下來,負擔成本較低
  • 不需培訓,上手速度快
  • 安全性高
  • 缺點
  • 前期投資成本高
  • 換線不易,較適合固定工件
  • 有一定的維護成本

目前則有兩個主流的機器人自動化搭配方式

6軸機械手

採用關節形式的機械手臂作為工件上下料的媒介,內建六顆馬達,並搭配夾治具,將原料及成品放置到夾頭上,好處是可對應多台工具機,如一對四或是搭配軌道一對多台機械,具有較高的變化性,品牌大部分皆由日系品牌如FANUC,YASKAWA,或是歐系ABB,KUKA機械手為大宗。



而6軸機械手主要針對較有重量的工件,因負荷載重的關係,6軸機械手能承受至上千公斤不等。



近年來,廠商也推出協作型機械手,簡稱COBOT,主要強調人與機械手的合作關係,有著較高安全係數,不會因機械手而受傷,並且具有教導型的控制盒,讓使用者不一定要寫程式就能夠操作機器人。

如 FANUC 大型協作機器人
或是UR(UNIVERSAL ROBOT) 小型協作機器人
門型機械手

門型機械手主要由2-3軸馬達組合而成,搭配鋁擠型合金航架式做為機械手行經路徑,並執行上下料之動作,比起6軸機械手,門型機械手主要負責較輕型工件,較有經濟實惠之效益,搭配特製的料艙,一樣可達到自動化的目的,但佔地面積較為寬廣,無法達到一對多之效果。

搭配範例:

名陽對於自動化具有相當程度的經驗,也做過不同的工件搭配,如您有任何關於自動化的需求,歡迎向我們聯繫